【资料图】
9月21日,第22届东博会迎来闭幕日,观众逛展寻好物的热情攀至顶峰。在各式各样的展品中,“混搭”成为高频词——无论是食材的跨界融合,还是包装的文化碰撞,既给消费者新鲜体验,更让特色产品闯出亮眼销路。
宁明县濑江屯毗邻左江花山岩画景区,当地岜莱贝侬合作社妇女组长黄小茵,曾为古法红糖犯难:传统板砖红糖营养健康,但因为粗放式生产和包装,很难卖出好价格。转机来自“文化+口味”混搭:合作社将花山岩画人物形象刻进红糖,用独立真空小包装优化体验,让红糖兼具审美与实用。
黄小茵又大胆融入越南咖啡粉推出咖啡红糖——既吸引了咖啡爱好者尝试,也让红糖老顾客愿意尝鲜,今年东博会上刚亮相就销售火爆。
无独有偶,老挝客商张朝会的“混搭”也收获惊喜。老挝古树茶资源丰富,却因本地消费者偏爱咖啡,少有问津,大多依赖出口。
“不如让茶叶和咖啡搭伙?”抱着这样的想法,张朝会将古树茶与咖啡混搭压制,咖啡的浓郁香气反而为茶叶增添了新层次。就这样,原本小众的本地茶借由混搭打开了本土市场。今年,张朝会将这些新品带到东博会,别样的风味很受中国顾客欢迎。
不只食材,包装文化混搭也圈粉。马来西亚展馆一家曲奇饼干展位挤满人,印着锦鲤、祥云、牡丹的中国风饼干罐最显眼,观众拿起端详,直言“单看包装就有吸引力”。
“中国风包装是今年爆款中的爆款!”该展位负责人笑着说。去年首展时,包装以马来西亚“娘惹纹样”为主,今年他们新增了多种中国传统图案,消费者可组合购买。目前该品牌200多种包装中,中国风占比超一半,“马来口味+中国风”让顾客感到既特别又亲切。
东博会推荐官郭俞廷推荐马来西亚饼干。朱婷婷 摄
东博会上的这些“文化混搭”新品,既是对传统的创新升级,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,更让特色产品在跨文化交流中找到新商机,成为展会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新闻排行
图文播报
科普新闻网
联系邮箱:920 891 263@qq.com 备案号: 京ICP备2022016840号-87
版权所有:科普新闻网 cn.kepu365.cn copyright© 2018 - 2023
科普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站点信息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!